- 
		鲁网5月19日讯(记者 王玉龙)夜经济是体现城市活力与吸引力,拉动消费、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潍坊市相关部门聚焦商业设施完善夜间消费场景打造、新兴业态引进等重点,进一步激活夜经济消费活力,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载体建设丰富夜间消费供给。结合夜经济消费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商业网点布局,丰富夜经济消费服务供给,形成了以核心商圈为点、区域商圈为线、社区商圈为面的城市商圈层次配置。全市有商业综合体及购物中心36 处、省级智慧商圈1个、市级重点智慧商圈2个、省级示范步行街1条、省级老字号集聚区1个、6000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商超 98个,为市民、游客夜间休闲消费提供了新场所。比如,谷德锦商圈等传统商圈通过对混合云平台、大数据平台、智慧会员管理平台、数字化营销中台、24 小时便利店的智慧化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各类数据资源实时更新、全面归集、有效分析,提升了商圈的管理效能、服务品质和消费者体验。 突出美食元素打造夜间消费引导。潍坊把“夜美食”作为夜间消费的重头戏,通过发展美食街、酒吧街以及举办美食节、绘制美食地图、鼓励餐饮企业加快布局夜间生态等,推动餐饮美食成为夜间消费的重要引擎。目前,全市中心城区共形成老潍县美食街、239街区、星光里特色商业街、歌尔美食街、蓉花路美食街、文化路、四平路、谷德锦街、中兴商业街、1532 文化产业园等美食街、酒吧街10余条。2023年7、8月间,举办潍坊首届城市美食节,绘制了潍坊美食地图,开通了夜间美食游购公交专线。2024 年以来举办各类美食节、啤酒节 100余场次,其中 2024年6月下旬举办的“欢聚潍坊·2024 青岛啤酒畅享节”,融合了汽车、家电、房产、老字号及特色产品等多种元素,发挥了促消费活动的最大乘数效应。  强化政策支持招引夜间消费潮店。近年来,潍坊连续出台政策支持首店经济。2021年4月,出台《关于支持零售业领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潍政办字30号)对零售业领军企业引进并在本地注册开业的国际一线品牌、二线品牌地区首店,按每店 20 万元、15 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2023 年1月,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商贸流通行业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对在潍坊设立全国性和区域性品牌首店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和 20万元奖励,对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的商业载体给予最高 20 万元奖励。并且,从4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一是奖励品牌由国际品牌拓展到国内、外品牌;二是奖励对象由引进方拓展到引进方和品牌方;三是引进方由零售业领军企业拓展到购物中心、百货店、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高品质酒店、园区等;四是奖励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促进消费市场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增强商圈夜间消费吸引力和活跃度。世纪泰华商圈内提供夜间文旅产品及服务的文化类商户超过500户,依托西西弗书店INXX、意莱利意式餐厅等多个业态首店,融合餐饮、娱乐等多元消费场景,打造“网红打卡地”和“24小时经济圈”,夜间客流同比持续提升。  下步,将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市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夜间消费相关政策,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的运营主体落实奖补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集聚区加强指导,提升夜间经济发展水平,推行审慎监管和容错纠错机制,落实《潍坊市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清单》,实行轻微违法行为免强制、免处罚,激发新业态、新消费模式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开展中心城区重点街区、重大商业项目文旅赋能行动,支持打造高端文旅商综合体,发挥“以旅促商、商旅融合”示范作用。鼓励商业综合体、景区等打造创意市集,嵌入文创、剧场、展览、特色书店、运动健身、文化主题餐饮等业态。依托夜间文旅项目,以及青州古城、滨海露营地、泰华城、十笏园街区等夜间经济集聚区域,创新夜间文娱演出,举办灯光秀、演艺秀、非遗展演、民俗文化表演等活动,丰富餐饮、演艺、展览服务,加快培育一批旅游演艺、近郊露营、数字创意项目。发展夜间购物,结合旅游购物旗舰店建设,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一批旅游购物旗舰店,丰富“夜购”产品。持续策划“夜读”“夜娱”“夜秀”“夜游”“夜健”等项目,更好满足游客需求。提升市民艺术夜校办学水平,开设特色夜间讲座、主题沙龙等活动,增强夜间文化艺术消费吸引力。 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夜间商业综合体、美食街等餐饮聚集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经营行为,打造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环境卫生清洁、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街或商业综合体。加强对夜间消费产品、服务质量和价格的监管,鼓励各经营主体诚信经营、改进服务,持续优化夜间消费环境,让夜间经济既蓬勃发展又文明有序。对特色文旅、夜经济等新业态、新消费模式及统一划定的夜间经济区域,建设消费维权服务站,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畅通消费者诉求反映渠道,及时快速处置消费纠纷,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做好重点区域交通保障。围绕保障服务夜间经济街区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夜间摆卖集中的区域,增设警示提示标志,增加临时安全设施,确保安全畅通。挖掘重点夜经济特色街区停车资源,在具备停车条件的路段设置临时停车泊位,在保证道路畅通、停车规范的前提下,允许免费临时停车、限时停车。完善夜间交通勤务机制,加大经济特色街区、繁华商业区餐饮娱乐聚集区的巡逻管控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做好各类商业、文娱等活动的交通服务保障。 举报
 
 